125%!这关税,简直是跨境电商的“珠穆朗玛峰”啊!特朗普这记重拳,打得不少外贸企业眼冒金星。本来嘛大牛时代,做生意就是低买高卖,现在好了,这高卖都快卖不上去了。怎么办?“曲线救国”呗,转口贸易这四个字,最近又火了。
特朗普的关税大棒,逼得我们玩起了“躲猫猫”?
故事还得从4月9号说起,特朗普又双叒叕加征关税了,这次直接上到了125%。加上之前的,好家伙,累计145%!这数字,听着都让人心惊肉跳。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(CBP)也紧跟着更新了细则,摆明了就是要“卡脖子”。一时间,跨境电商圈哀鸿遍野,大家伙儿都开始琢磨怎么应对这“天价”关税。
转口贸易,说白了就是“绕道走”。你的货不直接从中国送到美国,而是先找个“中间人”,比如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墨西哥之类的国家,在那儿换个包装、贴个新标签,再把货送到美国。这就好比,你家到公司直线距离太远,还堵车,干脆绕个远路,虽然路程长了点,但时间反而省了。
这“中间人”也不是随便找的,得挑那些跟美国关系好,没那么多关税纠纷,甚至有贸易优惠的国家。这样一来大牛时代,你的货到了美国海关,就摇身一变成了“马来西亚制造”或者“墨西哥制造”,自然就不用交那么高的关税了。
具体怎么操作呢?举个例子,你想把一批中国产的电器卖到美国,可以先把货运到马来西亚。到了马来西亚,先别急着发货,得在仓库里把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换成“马来西亚制造”。这就好比,演员换了戏服,换了个角色。接着,你得去申请个马来西亚的原产地证明,这可是“通行证”,证明你的货确实是“马来西亚血统”。最后,拿着“通行证”,把货从马来西亚运到美国,就可以顺利通关了。
转口贸易:看着很美,实际很“烧脑”?
当然,转口贸易也不是万灵药,这其中风险也不小。首先,这“中间人”你得挑好了,别找个不靠谱的,到时候货没了,钱也没了,哭都没地方哭。其次,美国海关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会抽查,会反查,万一发现你玩“狸猫换太子”,那罚款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还有,这转口贸易的成本也不低。除了运费,你还得在“中间人”那儿交各种费用,比如仓储费、包装费、人工费等等。这些费用加起来,说不定比关税还贵。所以,在选择转口贸易之前,你得好好算算账,看看划不划算。
与其“躲猫猫”,不如练好“真功夫”?
除了转口贸易,还有一种更“釜底抽薪”的办法,那就是“产业转移”。与其在关税这儿跟美国玩“躲猫猫”,不如直接把工厂搬到东南亚或者其他关税低的地方。这样一来,你的货就名正言顺地成了“当地制造”,再也不用担心关税问题了。当然,产业转移的成本更高,周期也更长,但从长远来看,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。
总而言之,面对高关税,企业得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。转口贸易可以作为短期应急方案,但长期来看,还得修炼内功,提升产品竞争力大牛时代,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亿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